• 发挥特色办学优势,主动融入经济圈,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发挥特色办学优势,主动融入经济圈,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中国西部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加快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双核引领与双轮驱动将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向北通过中欧班列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向南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 重庆市教委与四川省教育厅已经签署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充分发挥“涉外商贸”办学优势,与阿里巴巴、腾讯云和猪八戒网等知名企业组建了“跨境数字经济产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打造区域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中心,通过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发展路径,携手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和四川省一带一路贸易促进会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成渝地区经济圈联盟工作。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成渝地区经济圈发展必须走协同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双向动能转换和经济发展。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政策、创新机制都是将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人才的有效流动将会加快两地技术、资本和贸易的快速流通,两地的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蓄水池将承担着重要功能性作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两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大开放融合办学力度,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增强应用型办学发展。近年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紧密围绕“涉外商贸”办学优势和特色,按照“内涵发展、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形成特色”的办学主线,为川渝两地培养了大量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曾荣获“全国服务贸易产教融合示范机构”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重庆教育行动示范校。目前,学校承担着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任务,专门设立了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专项工作组,正在努力构建成渝地区数字经济产教协作体,进一步发挥高校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唱好双城记,发展经济圈”,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本文根据重庆日报首席评论员丁华乾评论整理,将在重庆市政府国际外宣平台iChongqing发布)

  • 重庆日报:后疫情时代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且听他们说

    重庆日报:后疫情时代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且听他们说 重庆日报全媒体讯(记者向菊梅)在当前形势下,重庆如何发力“一带一路”建设?6月28日,近20位专家、业内人士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暨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研讨会”上,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重庆大学教授蒲勇健分析认为,成渝地区处于欧亚的中枢地理位置,因此该区域有可能成为欧亚贸易的下一个转口贸易中心。也就是说,“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成渝地区带来良好发展机遇,如国际教育和培训等领域就大有前景;“一带一路”建设更有助于成渝地区打造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等。 在操作实践上,西南财经大学教授逯建建议,成渝地区要打通制度障碍,共享政策资源,建立一体化的市场,如此可以更好更多地对接“一带一路”项目。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创客学院院长张伟东则从文化和人才培养角度支招:“一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企业国际谈判能力;第二,高校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沙坪坝区物流办党组书记李波也提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要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人才规划,支持高等院校和企业合作培养实践性人才。”此外,他认为,还要依靠西部陆海新通道,增强本土企业竞争力,扩大汽摩、农副产品等出口;同时组织重庆周边城市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强化区域合作,发挥国际供应链作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一些企业的发展。但重庆上海商会会长韦根认为,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影响,长期趋势是向好的,特别是“一带一路”带来的巨大市场,企业绝不能忽视。他建议,企业要多在人才、文化上下功夫,引进和培养懂多国语言、文化的专业性国际化人才,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重庆市工商联副主席陈智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注重调动政府和民间智库的力量,强化实战研究和问题诊疗研究;同时加强协同创新,高校、商会、协会等一起发挥各自优势,助力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 “1+3+1”举措推进成渝经济圈教育协作体建设

    “1+3+1”举措推进成渝经济圈教育协作体建设 【本报讯】为贯彻学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题座谈会议精神,落实学校党政主要 领导工作指示,我院召开工作推进会议,就“成渝地区跨境数字经济产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专项工作进行目标任务部署。 会上,提出并初步形成了“1+3+1”举措,即:联合社会孵化器申报并创建1个区域数字经济科创中心平台;依托中小微企业打造“精准扶贫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涉外旅游产业学院”3大校外企业产业学院;校、企、政共同成立1个数字经济协同创新基金。充分做好前期平台、项目和经费等方面的支撑,为构建成渝地区跨境数字经济教育协作体奠定良好基础。(校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项组 供稿)

  • 跨境数字经济系列教材由中国海关出版社发行

    跨境数字经济系列教材由中国海关出版社发行 【本报讯】由我校重庆跨境数字经济产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客座教授、中国跨境电商联盟发起人于斌先生总策划,其他客座教授等一同编写的全国高等院校跨境电商系列实训教材正式由中国海关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套跨境电商实训系列教材由长期从事跨境电商零售实务操作专家、跨境企业专家及阿里巴巴部分合作院校骨干教师共同编写,特别是在跨境电商职业规划、营销技巧、外贸函电、国际物流和国际金融结算等方面实训知识进行详实的梳理和介绍。 目前,我校重庆跨境数字经济产教人才培养基地在师资队伍、培训课程和教材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完善,极大的提高了“阿里班”培训质量,对突出“对外经贸”办学特色具有显著作用。(重庆跨境数字经济产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 供稿)

  • 客座教授智库外联会在重庆CBD金融中心召开

    客座教授智库外联会在重庆CBD金融中心召开 【本报讯】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客座教授校外联谊会在重庆江北嘴CBD中央商务区国华金融中心召开,会议由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和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联合承办。会议由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理事长兼主任杜小东主持。 本次客座教授外联会是我校落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重庆教育行动示范校的重要举措,对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具有积极的作用。客座教授们就如何整合校内外资源,彰显“涉外商贸”办学特色提出了富有成效的建设性意见和达成了广泛共识,对加快学校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和争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客座教授智库作用,携手各位企业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重庆教育行动再上新台阶,共创涉外商贸新成果。(重庆跨境数字经济产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 供稿)